海南航空应急管理团队陈牧、黄哲宗:完善应急体系 提升处置能力
就像一个狂热的淘金者和黄金加工师。
上个月,国家食药总局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公司也已就其生产的基因测序仪产品提出了注册申请。7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已于6月30日批准华大基因两款基因测序仪及其检测试剂盒作为医疗器械注册。
而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推广,存放于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大量基因测序数据一旦泄露,不仅暴露公民个人隐私,也可能造成基因歧视。安诺优达CEO梁峻彬如是理解基因测序带给医疗界的颠覆作用。张晓红表示,羊水穿刺对孕周有所限制,由于所提取的为胎儿细胞,不宜太晚进行,经验非常丰富的医生每天8个工作小时最多可分析3例,目前北京仅有6家医院可以进行,供需矛盾比较集中。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7月给新京报的书面采访答复称,3月以来开展的基因测序临床研究试点仍在审批中,正在对各地申报机构进行核实、分类,随后将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以确定试点单位,规范、有序开展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而这背后凸显了基因测序行业蓬勃发展的势头。
临床研究项目不仅包括此次获批的医疗器械适用征: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也包括之前有效性颇受争议的癌症早期风险检测。聚集10家以上高水平的医学机构,1到2家以上的特色学院,新建三家以上的国家级研究平台,探索建立中国生物科技联合高等研究院。对于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来说,便利、得到治疗,是真正的福音。
他介绍,通过在四川落脚,做出一个例子未来将拓展全国,直至进军全球。到2025年是这样一个发展数字,到2050年将又会不同。尽管其在国际上一直占据医疗器械高端市场,但在中国的市场规模始终未达到理想水平。这一次美敦力瞄准了肾病领域。
在此背景下,或许低价格、低费用的产品更会契合中国的医疗市场。包括器械巨头GE亦通过关爱行动来加深市场的渗透力。
布局基层医疗 美敦力加速国产化 2014-08-11 09:45 · alicy 成立于1949年的美敦力是一家美国医疗器械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医疗器械企业。随着中国医改的深化,大病不出县的政策正在推进,据东北等县级医院介绍,比以往的业务量回升约20%,或者更多。而且依托本土化才能更高的了解市场和政策,才能融入并且被支持。1998年就进入中国,在新一轮悄然渗透中国医疗市场的步伐中,布局基层医疗以及加速国产化是其重点目标。
美敦力,一如其他外资企业,正在新一轮悄然渗透中国医疗市场的步伐中,这或许可以从一个小小的变化窥到,原美敦力科学、技术和新疗法全球副总裁孟达闻,近期头衔变成了更为具体的美敦力肾护理解决方案负责人。在中国医疗市场,GE将有多款新型器械推出,并不断渗透。关于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李希烈称,将通过提供进口产品和投资中国开发生产本土化产品,成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中高端市场的领跑者,建立服务于中国医生与医疗服务提供商的培训计划。中国目前有14亿左右人口,而且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加速。
据美敦力计划,血透项目的生产基地于2015年完工,2016年投产。除将生产基地落户成都外,美敦力还在成都设立了全资子公司,负责生产、产品注册和市场拓展。
布局美敦力自1989年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经20多年。由于要求严格,血透析项目一般都设在大型三甲医院,而大型医院又人满为患,更多的患者在治疗方面或多或少受到制约。
尤其在器械领域,如高端医疗器械仍以外资为主,中国的器械企业只能通过不断的提升研究水平而在未来逐渐实现国产企业龙头化。他认为,要有效地参与这个市场,必须有本土化的操作,不仅仅是生产。在医疗界看来,美敦力的创新产品或将是一场颠覆。对此,美敦力人士并未否认。在他看来,融入、理解、同行,是一个企业在异乡健康发展的必要心态。关于此次项目的布局,美敦力人士称投资7000万美元,如果未来发展需要,还将追加投资。
任何一件事都具有双面性,从美敦力来说此款价格较低的器械无疑是进军中低端医疗市场的法宝,但患者还要等到2016年。关于选址成都,美敦力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希烈对经济观察报称,是看重其辐射区域内的巨大医疗需求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的投资和发展。
未来血透的费用或许会降低至100元左右。在这一头衔改变之前,孟达闻一直带领美敦力中国创新中心和其他地区的研发团队开发创新的血液透析系统。
在药品方面,中国在药品方面前些年主要以仿制为主,随着国家创新政策的鼓励,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如复星、恒瑞步入研发创新领域。我们确实对创新大举投资,来实现有机的增长,以及通过并购实现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而美敦力在落户成都血透项目的前几天,亦宣布了另一场布局,7月28日美敦力与深圳先健科技扩大协议,在中国为中国市场联合生产先健科技品牌的心脏起搏器。今年5月份,GE与中国医师协会在河北唐山启动了基层医师培训项目新三年计划,此项目旨在加强对基层医师提供放射、超声、核医学和麻醉等领域的培训,提高其对常见病的临床诊断和操作水平,提升医疗行业尤其基层医疗的软实力。在医疗费用仍然上涨的背后,医保费用及患者自身支出的压力,迫使有关部门期望外资企业的价格适应中国患者的生活水平。目前市场上的血透器械,对设施消毒、水净化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且必须要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操作。
美敦力此次推进的项目是创新型血透产品,主要针对肾病晚期的患者。南京一家医疗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徐建对经济观察报称,现有的疾病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病变尚不能预测,但不变的是需要治疗。
此次落户成都,加速中国制造,或将依靠本土化优势重新打开梦想之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市场之前,首先会在接下来5~10年中,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任何公司只要想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医疗保健领先企业,必须要理解、参与这个市场,作出贡献、满足医疗保健的需求。
据美敦力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奥马尔·伊什拉客称,美敦力的这款创新型血透产品将会大幅拉低目前血透费用。成立于1949年的美敦力是一家美国医疗器械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医疗器械企业。
外资医疗器械正通过国产化加速来角力中国市场的趋势,愈加明显。在医药企业看来,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基本等同于黄金市场。毕竟中国生产成本相对较低,14亿人口更是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徐建称,当血透器械使用不再要求特定环境、特定专业操作人员等因素时,成本降低是必然的。
适应奥马尔·伊什拉克认为,中国最终肯定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医疗保健市场,公司对中国有信心,但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培育市场。奥马尔·伊什拉克认为,与中国的相关利益方合作,能够进一步的提升中国医疗保健的发展。
据有关医学统计数字显示,到2025年,终末期的肾病患者将上升到300万人左右。在目前的中国,已经有1.1亿人患有肾病,其中150万到200万人发展到了晚期,但仅仅有30万人有机会接受肾透析的治疗
除将生产基地落户成都外,美敦力还在成都设立了全资子公司,负责生产、产品注册和市场拓展。而针对于医疗市场,中国曾出台政策,期望将居高的药品价格、器械市场理顺,打破垄断。